“用火烤一下螺栓,这一颗螺栓砸不出来……”初次“遇到”夏亮亮时,正逢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三年一次停工大检修,在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一期芳烃装置区内,他正和班组成员一起在狭小的作业平台检修高压发电机。夏亮亮是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电气主修,今年刚获得舟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虽然在公司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是公司里公认的“拼命三郎”。
夏亮亮回忆,自己刚来鱼山岛的时候,鱼山大桥还没通,都是靠坐船。在这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护好浙石化项目顺利运行,协助设备保运。
一次,公司焦化脱水仓行车电缆拖链突然断裂,鉴于拖链断裂后对电缆没有弧度支撑,电缆容易折损、烧毁,这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当时配件还没采购到位,夏亮亮立马带领维修小组成员全副武装后,冒着高温,靠人力支撑住电缆,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那时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汗。”夏亮亮记忆犹新。
夏亮亮的拼命劲儿不只是在干活的时候,不满足现状的他开始关注起关于电工维修的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业务上,“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学习才能进步。”
“你听这个声音有尖锐的金属摩擦声,说明轴承里面的滚道滚珠有损害了。”判断异响、解剖轴承,每一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还要将每一次故障原因分析记录。在他的衣服口袋里始终有一本小小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许多关于电器设备维修、故障排除等方面的问题,每到晚上他与同事们总是在工作室交流、探讨。
“我见过一些厉害的老师傅笔记本多达60多本,和他们比我还差远了!”夏亮亮笑着说,“很多大型设备,往往有成百上千的配件,特别容易出现各种‘疑难杂症’,如果不去记录和钻研,下次维修设备的话估计要干瞪眼了。”
“他知道得多,各种检修技巧都会毫无保留告诉我们,像修电机这种最苦最累的活他都抢着干。”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电仪维修部检修员金佳辉说。
在岛上三年,夏亮亮和大家一起见证了浙石化的从无到有。投身在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中,是夏亮亮“拼”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