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靶场实弹射击训练的需要,国内外已经开发了几种遥控靶车。近年来,为适应部队现代化训练要求,已有一些靶场装备了由卷扬机拖动靶架在轨道上往复运行装置或轨道式运动靶车,但这类靶车以直流或交流电为动力源,需轨道和动力线,配套设施多,维护保养复杂,在多尘的现场由于接触不良而造成失控、速度调节精度差,且需操作人员在目标区靶房操纵,不安全因素突出。本设计采用驱动控制的自带动力靶车结构简单,方便易用。靶车速度可调、设置简便、自带动力、无需轨道,不依赖场地设施,不需要保障人员在目标区操控,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部队实弹射击训练时的人员安全问题。从经济效益分析,不需要修建隐蔽部,也不需要架设动力线 电力拖动方案
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且能在宽广的范围内平滑而经济的调速、起动、制动和正反转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起动和调速要求较高的生产机械上。直流传动系统—直在变速传动领域占统治地位。在进行自带动力靶车设计中,根据“既要优化,又要继承”的原则,沿用了这套成熟的方案,采用进口高性能汽油发电机为车体内电动机及电气控制系统提供
电源,电压220VAC;采用直流电动机为靶车提供动力;采用接触器换向,直流调速器调节直流电机速度的方式实现了电力拖动问题。本设计对靶车的重量有严格的要求(500kg~600kg),电动机的功率过大必定会增加车体的总重量,使得控制车体的快速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变速增加了障碍;功率过小,则不能拖动系统正常运行,因而选用电动机的功率为5.5kVA。
本设计中,系统经常要正、反转运行,为了尽量缩短起动和制动过程的时间,在电机最大电流(转矩)受限的条件下,希望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最好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最大允许值,使靶车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定转速后,又让电流立即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直流调速系统仍采用双闭环结构,电流环(内环)仍采用传统的PI调节器以提高系统响应时快速性和限流的必要性,电压环(外环)以提高其鲁棒性,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这样就构成了电压、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
本设计使用了可控硅直流调速器,它是由可控整流桥构成主回路,由集成电路及触发专用电路等组成给定积分、速度调节、故障保护及触发脉冲电路,组装在同一单元内的直流电动机调速装置。可控硅信号触发单元采用进口的芯片,包括型号为TCA785的锯齿波集成移相触发器、ULN2004七重达林顿反相驱动器、或逻辑门和KCB472/104B的可控硅触发变压器芯片。其中TCA785为第三代晶闸管单片移相触发器,对过零点识别更可靠、输出脉冲整齐度更好,移相范围更宽,其输出脉冲宽度可手动调节。另外,可控硅触发变压器接在可控硅设备控制触发单元与可控硅控制极之间,一方面传递触发脉冲,另一方面对强弱电之间起到了可靠的隔离作用,对设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直流调速器的上板是控制、调节单元。包含了给定积分电路、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电流断续补偿、逻辑电路、故障综合及保护电路,以及用于张力控制的限幅调节电路。直流调速器的下板是
及触发单元。由控制电源变压器及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控制电源,它们提供了控制系统所需的+24V整流电源,以及±15V,压电源,变压器同时提供了同步信号;由集成电路及脉冲变压器组成移相脉冲行程及输出电路。
可控硅调速器主要使用了原装进口的SKKT57/16E集成可控硅模块(参数:55A、1600V)和大功率的快速二极管集成模块,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