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养血清脑颗粒生产项目

5月 7, 2022 技术支持

养血清脑颗粒是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家三类中药新药,以宋代中医名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物汤”为基础加味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的制剂,具有“养血活血、平肝潜阳”的作用。目前,养血清脑颗粒用于治疗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眩晕、失眠等疾病的症状改善。

东北师范大学与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适应症开发”进行了研发,经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展示了很好的攻克老年痴呆的应用前景。

阿尔茨海默症是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疾病,目前国际无有效药物。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症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痴呆症患者约为500万人,而每年新发病例为6%;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能够改善这一群体的生存质量。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多发性疾病已逐渐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加快了抗老年痴呆症(AD)药物的研发和市场的发展进程。近几年,国内抗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虽说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加大和产品高起点的拉动下,抗老年痴呆及健脑促智药品销售市场已有了快速的增长。

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AD及具有改善老年性痴呆症治疗药物用药金额为65.2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5.09%。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及辅助用药约有20多个品种。TOP10用药金额达6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9.30%。目前老年痴呆症常用治疗药物有20多个品种,临床上领先的TOP10药物是奥拉西坦、长春西汀、胞磷胆碱、多奈哌齐、美金刚、乙酰谷酰胺、艾地苯醌、吡拉西坦、卡巴拉汀和甲氯芬酯。

2017年美国有550万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同比上一年增长1.85%,其中早发性AD患者约占4%左右。美国每年失智症相关费用支出已超过2590亿美元。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失智症患者不断增多,而人类对这一类疾病仍无能为力。据《World AD Report》统计,全球已有4680万失智症患者,从而成为人类医学领域的挑战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医药领域发展的一个巨大机遇。

2030年预计将增加到0.7562亿,2050年将达到1.3546亿人,世界上不同地区患病人数的增长速度不同,印度、中国、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的增长速度是高收入国家的3倍。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超过65岁的人口上升至1438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47%,2016年超过65岁的人口上升至1500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8%,2017年超过65岁的人口上升至1583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4%。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居民支付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将继续驱动我国医药市场规模的增长。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报告称,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17.17%。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达31%。

鉴于养血清脑颗粒展示的很好的攻克老年痴呆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行性。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归纳入创新医疗的服务手段。其中提到,医疗机构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

吉林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连续5年将新增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砍块部分的50%以上用于支持通化医药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李晓萌团队,通过对养血清脑颗粒组方的分析,推测养血清脑颗粒还有可能成为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并在前期工作中证明了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通过多种证据揭示,养血清脑颗粒显著清除脑内老年斑和改善记忆认知的新型药物功能。利用一种国际最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症模型APPswe/PS1dE9转基因鼠,证明了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显著清除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症动物模型脑内老年斑的作用。

养血清脑颗粒一方面通过对新型分子靶点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抑制,抑制APP的病理切割Aβ过程,使脑内老年斑减少。另一方面,养血清脑颗粒通过促进生理性分泌酶α分泌剪切酶的水平,促进了神经营养性sAPPα的生成,从而促进了APP的生理性切割,拮抗了脑内Aβ生成,使脑内老年斑进一步减少。

研究结果提示养血清脑颗粒展示了很好的攻克老年痴呆的应用前景,是中国在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究领域的突破。

通化民营经济活跃,产业特色鲜明。形成医药、食品、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和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通化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是全国第一个“中国医药城”、国内著名的“葡萄酒城”和东北重要的“钢铁城”。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医药冠名的高新区之一,全市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发展到108户,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109.6亿元,总量和效益占全省的55%以上,通化制药企业数量、上市制药企业数量、国家级医药技术中心数量和制药企业销售人员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均排第1位。

通化区位独特,开放空间巨大。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核心区,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公里,是我国最东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陆海联通互动的重要联接带,是东北东部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拥有公路、铁路国家级口岸各一处。通化至沈阳、丹东、长春3条高速公路和通化至丹东铁路建成通车,通化机场通航,通化至靖宇高速公路年内通车,通化至集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佳木斯至通化至沈阳、四平至通化至白河高铁将于2017年开工建设,“进关出海、连接腹地、通达国际”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养血清脑颗粒由于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它的生产将会为医疗产业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实施还可带动当地就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通化医药高新区)的前身为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5年7月。2011年8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与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整合,并更名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医药高新区。通化医药高新区核定规划面积12.708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57.3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107平方公里。

通化医药高新区现有医药企业43户,万通药业、修正药业等7户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团公司,通化东宝、通化金马药业为上市公司,9户医药企业被重新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户企业获得省级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其中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10年,医药高新区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产值229.6亿元,税金3.98亿元,利润12.1亿元。到2015年,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700亿元。随着通化“大交通”战略的实施,通沈、通丹、通长、通集、梅沈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通化机场、通化陆港等“六路一场一港”工程的陆续建成,将直接把通化融入环渤海“2小时经济圈”,特别是辽宁、吉林两省鸭绿江经济合作先行区—“通丹经济带”的实施,将使通化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联络带,通化医药高新区具有极强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