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死2人事故、4000万净利IPO刚刚过会

5月 5, 2022 技术支持

报告期业绩下降、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两年4千多万、报告期内发生两起死亡2人的生产事故并被处罚,且招股说明书披露与新三板的披露数据不一致,顺利过会,目前审核环境确实比较宽松!宽松时代来了,赶快行动IPO吧,又到IPO高潮时!IPO的春天真的来了,很多小企业的IPO机会来了!

据可靠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2019年4月25日召开2019年第25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经审核,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今年以来,IPO审核过会率大幅提升,审核过会率约90%,以后有望保持较高的过会率,以前利润不过5000万很难过会,现在就可以顺利过会!以前有主要专利纠纷,就要暂停审核,现在就有刚刚过会的案例!以前,对单一客户存在严重依赖的不给予过会,现在对单一客户销售占比达到96%的也顺利过会!目前过会率又接近历史高点,主要有三方方面原因:

在熊市中,监管部门通过提高IPO利润门槛、从严抽查等手段限制IPO排队家数,通过财务专项核查等许多一阵风式的运动,使得很多IPO企业撤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A股市场的融资扩容压力,熊市中过会率当然也比较低。牛市或股票交易活跃的市场中,过会率高,一周审核10多家IPO企业,新股上市就如下饺子,比如2015年、2016年、2017年,过会率也是创了历史新高。2018年市场单边下跌,去杠杆熊市明显,所以IPO过会率较低。2019年,大家认为牛市来了,所以过会率也大幅提升。

现在IPO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的核准制,另一种是科创板的注册制,科技企业在两边都可以上市,所以形成了竞争机制。若一边的过会率太低,可能会导致有些企业选择另一边。

既然科创板是注册制,以披露为核心,只要如实披露了,符合上市条件,审核过会的可能性就十分大。科创板是注册制试点,反馈意见回复等都公开披露,更加透明。但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的反馈意见回复还未向公众披露,藏着掖着有不好的东西不想给公众看,这些企业可能不会申报科创板。

2018年,很多利润不达标或有些瑕疵的企业被迫撤材料,在会排队企业质量有所提高。

今天过会的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两年低于5000万元、报告期业绩持续下降、报告期内发生两起死亡2人的生产事故并被处罚,且招股说明书披露与新三板的披露数据不一致,也顺利过会,说明现在审核环境确实比较宽松!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发行人”)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皮带轮、锥套、同步带轮、胀套、链轮、减速机、联轴器、齿轮、法兰、工业皮带、聚氨酯同步带等机械传动零部件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同时,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机械零部件。公司主要产品为皮带轮、锥套、同步带轮、胀套、链轮、减速机、联轴器、齿轮、法兰、工业皮带、聚氨酯同步带等机械传动零部件。

2015 年度、2016 年度及 2017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8,874.80 万元、36,349.59 万元和 44,561.73 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320.81万元、5064.31万元和4959.3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5,081.84 万元、4,474.00 万元和 4,680.56 万元。净利润报告期内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最近两年扣非后净利润均少于5000万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发行人共发生2起安全生产事故,分别发生于 2015 年 7 月 5 日和2016 年 1 月 21 日,具体情况如下:

1、2015 年7月5日,员工宋某在检修设备时不慎落入电泳池内淹死,公司被罚款20万元

根据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这起事故出具的 《工伤认定决定书》,说明事故经过如下:“2015年 7 月 5 日, 宋某在检修设备时不慎落入电泳池内淹死。”2016 年 1 月 12 日, 眉山市青神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文号为(青)安监管罚[2016]1 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公司做出罚款 20 万元的决定。公司已于 2016 年 6 月缴纳了相关罚款。

2016 年 1 月 23 日,公司员工李某在机械运转过程中,通过平台跨越了光栅盲区,胸部被造型机反压板挤压,下肢进入光栅保护区后机械自动保护停机,李勇被挤在反压板与立柱之间。根据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这起事故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说明事故经过如下:“2016年 1 月 21 日下午 15:30 左右,李某在反压板自动状态下进入反压板内侧操作,导致左侧身体被打开的反压板夹在型腔内,后立即送往青神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上述事故公司未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根据经济观察报,德恩精工招股书披露数字与其在新三板所披露数字不一。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3.89亿元,净利润为5319万元。而其在新三板披露的年报显示,当年营业收入为3.79亿元,净利润为5800万元。

此外,主要客户情况也存在不一情况。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顺序及金额与新三板披露数据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