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data=datasource:20231210d37d089764cb40a580393e7b1f6

哈尔滨新区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积极转化资源、生态、科研、产业、区位等优势,通过攻关核心技术、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开放型创新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等方式,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奋力走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新路子。

记者从哈尔滨新区改革办获悉,截至目前,哈尔滨新区高新技术企业1097户,占全省的26.3%;1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128家中小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分别占全省的14.8%和24.5%;数字经济核心企业突破1000家,研发创新机构突破2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1.7%。先后获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全国军民协作示范区、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国家级“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及第二批试点城市。

哈尔滨新区以“硬政策+软服务”为导向,优化政策申报受理流程,扩大免申即享范围,创新政府服务供给,助力科技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哈尔滨新区陆续出台“黄金30条”“新驱25条”“温情21条”等全链条扶持政策。启动政策“直通车”便企功能,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政策兑现窗口,实现“面对面”保姆式政策指导和服务。出台推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四大经济新引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完善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产业跃升。2021年至今,累计向上争取科技企业发展资金近6亿元、兑现奖补资金近5亿元,其中通过免申即享政策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资金超过1亿元。

在用好用足省市人才政策基础上,出台促进重点产业人才振兴发展服务措施,搭建“智汇新区”平台,实施创业创新补贴、人才资金资助等政策项目32项,在住房、教育、医疗、托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打造立体式人才引进政策。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梯度奖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增加对创新创业企业及自主创新人才的奖励。孙家栋、刘永坦等一批院士科学家入驻新区设立工作站,院士、博士科研工作站数量达到1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项目数量达到22个,引进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1.53万人,5000多名龙江籍优秀人才实现回流反哺。

“我们还设立企业投资服务中心,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指导和服务,同时实行区领导包重点企业、部门包行业,打造全方位精准服务体系。”哈尔滨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671家重点企业实现区领导包联全覆盖,解决企业困难200余个。松祥街道成立全省首个无居民“科创数字商务社区”,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区纪委监委建立驻厂员监督联络机制,公布举报电线件。

哈尔滨新区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的倍增放大效应,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推动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促进科技企业量质齐升。

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从无到有”。激励创新创业、支持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创办子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各类主体创办科技型企业,同时实施精准服务,定期开展中小企业评价申报培训,逐步生成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2021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59家,占全市增量的36.4%;2022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77家,占全市增量的34%;今年截至目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81家,占全市增量的43%。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从小到大”。坚持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集聚力量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完善和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提升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9年258家发展到2020年924家,年均增长86.1%,占全市的40.1%。2023年预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家。

助力创新型企业“从大到强”。通过完善机构、政策扶持、宣传引导、梯队培育、股权融资等措施,构建全流程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培育体系,形成了“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创建新区企业上市培育库,出台《哈尔滨新区企业上市培育库管理办法》,开通政策解读专线,先后为圣邦微电子、海鸿科技争取上市扶持资金500万元、150万元。上市企业达13家,上市培育库内企业55家,黑龙江证监局辅导备案4家,新光光电、航发哈轴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敷尔佳科技成功上市,艾拓普科技、瀚邦医疗科技入选全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哈尔滨新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产业联盟,创建产业联动互补服务平台,发挥活动品牌效应,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布局“锻长板、补短板”并重的创新链,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成立产教联合体,打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国防工业、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绿色食品和文旅创意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同时与中科协、省科协、区域“科创中国”服务团建立对接机制,建设“供需库、项目库、专家库、资金库”;依托深哈产业园建设全省数字经济核心示范区;聚焦生物经济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医药集聚发展示范区;紧盯“专精特新”建设“梯队培养”储备库后备库,打造全省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2023年,举办科研成果信息对接会17场,征集各类科技成果700余项,汇聚企业需求信息360余项。

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精密制造、信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了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企业需求发布+需求征集+精准匹配+协同发展”产业联动互补服务平台,促进入孵项目和孵化服务质量双提升,不断提升孵化器承接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水平。

以举办“科技赋能东北振兴,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为契机,以“亲清茶叙——倾听企业家心声”“走进深哈园区——赋能企业发展银企对接会”“融在新区·相邀周五”等品牌活动为牵动,搭建优秀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产业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平台,破除科技创新“孤岛现象”,畅通了新区内循环。其中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参与创投机构120余家,征集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高端装备和新材料新能源四个领域成果项目500余项、现场洽谈对接21项,与投资机构深入开展合作企业17家;银企对接会为驻区企业授信贷款23.9亿元、保险保额21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4760万元。(新改 记者 张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